课后感

上周日晚上去中芬中心听了董华给研究生们上的课程,不无精彩,在阔别设计课堂15年之后有别样的感受。将工程方法和理论引入设计课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我想也会是同济有别于国内其他艺术类设计专业的很好的差异化基因。

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训练同学们以工程/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设计研究,对习惯以感性思维和经验主义方式工作的同学大有裨益。不过更进一步,不妨可以思考为什么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很少在当下中国的设计行业及教育中得以真正实施?另一方面,同样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我觉得其实不妨借鉴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式,在让每个同学通过课程设计自己实践的同时,通过一个经过选择的教学案例,探讨一个更成熟的机构里团队协作状态下的整个流程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以及最终结果的产出得失,否则教授不太可能对每个不同的具体个案作针对性的指导,同学间也难以就缺乏共性的案例互相交流。

有依赖性和惰性的同学可能会习惯不假思索地接受课堂教授的范式,大学教授往往倾向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阐述一个具体的理论,现实里则常常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为现实里涉及的问题往往比课堂上的例子复杂得多。很多企业里有个部门叫Marketing,现实中大多数产品的概念,需求定义,规格制定是由有市场部门完成的,和大部分设计师通常仅考虑用户不同,市场部门会同过市场数据的收集分析,对整个用户群做细分,然后考虑竞争对手的状况,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现有的产品线,财务状况,潜在收益和回报以及供应链情况等来拟定市场策略,给产品定位,决定产品的研发方向和边界。

设计师通过自身的调研分析指导设计当然是好的,但越专业就要求分工越精细,所以一个执业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恐怕还在于在给定的需求(包括功能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及资源限制条件下,创造出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我想着姑且可以称作设计者的本质竞争力。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跳至内容